中国有名八字算命大师_皇极派道家传人_断事快速准确!-风水大师秦阳明-上千个风水布局案例,世界500强企业风水顾问,为客户居住环境,企业环境提供风水调理服务。电话:400-049-8099 咨询微信:
导读:
福州镇海楼的风水有多牛
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,是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,为江南三大镇海楼之一。镇海楼历经600多年的沧桑,九次被毁九次重建,屡毁屡建,因为镇海楼在福州人民的心中,不仅仅是历史名楼,也是福州有福之州的风水,还是福州太平盛世的象征。
2005年10月,福州人都记得“龙王”台风的肆虐,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,冲击武警某部新兵连,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福州市区8平方公里受淹,最深达1.9米,36个居民小区停电,21条公交线路停运。全省三百多万人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达32.78亿元。灾后,有关部门再次提出重建镇海楼,经过福州人民的努力,镇海楼重建工程项目于2006年11月18日开工,2008年4月28日竣工, 200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,巍峨壮观的屏山镇海楼终于在历经九次被毁后重新屹立在屏山之巅。不知事出巧合还是冥冥中镇海楼的功效,自从镇海楼再建之后,每到台风天,台风总是绕行福州,都没有对福州造成直接的威协。
那些年镇压过的台风
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“碧利斯”进入台湾海峡后却拐向霞浦登陆。当年全省死亡317人,直接经济损失152.356亿元,福州却安然无恙。
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“圣帕”眼看就要逼近福州,却突然转向惠安登陆。
2008年第7号强热带风暴“海鸥”在霞浦登陆,第8号强台风“凤凰”虽然在福清登陆,福州地区也损失不大,这些“绕道而行”的台风也为镇海楼增添了更多的神密色彩。
2009年第3号热带风暴“莲花”路径曲折变化,越过台湾海峡之后向西在福建广东交界处登陆。2009年第8号台风“莫拉克”8月4日凌晨生成,5日加强为台风,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,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。2009年两大台风一左一右避开了福州,镇海楼表现完美。
2010年,西太平洋沿南“南川”“狮子山”“圆规”三股台风相继生成,罕见的连环热带气旋气势汹汹地向我东南沿海呼啸而来,福建从上到下严阵以待,可在福州,只下了点毛毛小雨,刚刚润湿了大地。
2011年11号超强台风“南玛都”,于8月27日上午9点擦过菲律宾东北角,之后减弱为强台风,8月29日5时在台湾屏东县大武乡登陆,登录时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;8月31日2时在福建省泉州市三次登陆,很快减弱为热带低压。
2012年第9号台风“苏拉”在福建沿海形成了最高13级的强风和8.5米高的巨浪,8月3日登陆闽东,福州安然无恙。
2013年第7号台风“苏力”来势汹汹,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半岛沿海登陆,与福州擦肩而过,为榕城带来了一阵暴雨,有惊无险,还有效缓解了连日酷暑。
2014年8月,无一台风影响福建,不但打破福建台风史上的记录,也创下自1950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65年中首次8月无台风生成的纪录。
而2015年的超强台风“苏迪罗”气势汹汹直扑福州而来,福州城区风雨飘摇,镇海楼的抗台“七连胜”记录似乎要被打破了。在最后时刻,镇海楼发功了!“苏迪罗”原本的路径是正对福州的,在最后关头神奇地朝西拐了个弯,于8月8日晚十点左右在莆田平海登陆。
所以,每当台风天时,便有福州网友调侃福州镇海楼可以镇住台风。
镇海楼的神奇事迹也就被福州人民牢牢记在心中,而每次有外地朋友来福州时福州人都会骄傲地对他们说:“你看,那就是福州的镇海楼,有了它,福州的台风都绕道而行了!”
镇海楼是风水楼吗?
镇海楼里摆设了很多道教文化信仰的东西,比如镇海楼前右侧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七星缸。北斗七星的斗勺承接天上圣水,圣水伏火灾,喻意保佑福州城平安吉祥。七星缸顾名思义,取自北斗七星阵。在神话中,北斗七星是玉皇大帝的座驾。北斗七星的形状像一把勺子,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,这把‘勺子’也在天空变换着方向,百姓都把平安祈福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个‘勺子’上。后来,根据福州地理专家设计,就在镇海楼下设置了北斗七星缸卦阵,据民间传说,这个七星缸还有火灾预警功能。
镇海楼:历经14次重建
第十一期“鳌峰坊文史沙龙”在李世甲故居举办,一起听“镇海楼的前世今生”。本期沙龙邀请到鼓楼区博物馆馆长、文博副研究馆员林声哲,分享“镇海楼的前世今生”,青年文史工作者、爱好者和媒体记者相聚一堂。中国有三大镇海楼,分别是杭州镇海楼、广州镇海楼和福州镇海楼。
林声哲馆长从镇海楼的兴建、存在的意义、建筑衍变、地理位置、新生、结构几个维度全面介绍了镇海楼的前世今生,让我们对镇海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
福州镇海楼兴建于明代洪武四年,刚刚在战争中取得政权的朱元璋皇帝派他的女婿——驸马都尉王恭来到福州主持重建府城,在福州最古老城区——鼓楼区北面的屏山之巅建楼。此楼起初起名为样楼,是由于其作为府城七个城门楼的样品楼,后来,因为在这座城市最高楼上可以远眺千里闽江的入海口,又是海船进出福州港的重要标志,有“临江控海”一说,所以改名“镇海楼”。镇海楼从明洪武年间兴建至1970年拆除,600年间至少有14次建造。
2000年国务院在《福州城市总体规划》上批示:“屏山为福州三山之首,逐步恢复屏山之巅镇海楼等文物古迹”。2005年,台风“龙王”给福州带来了空前的灾害,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大灾过后,民间对重修镇海楼反映强烈,200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重建镇海楼,重建工程被确立为福州市重点建设项目。重建后的镇海楼基本保持了原楼的制式,外观为歇山顶加腰檐,所有露明梁柱外饰木质材料,木构件均采用实木制作,表面涂抹天然植物漆,俗称大漆,与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漆艺使用同样的工艺和材料,独具福州地方特色。
END